9月9日,在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校,洛桑次仁老師在給孩子們傳授扎念琴彈奏的要領(lǐng)。
“扎念”在藏語中意為“悅耳之聲”。扎念琴俗稱“六弦琴”,它歷史悠久,在西藏古代壁畫與文獻中均有記載。它扎根于藏族群眾生活,是節(jié)日、慶典與勞作之余不可或缺的伴侶。它常伴史詩、傳說與故事的吟唱,是藏族群眾引以為傲的文化技藝。
2014年,“扎念琴制作技藝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如今,扎念琴走進拉薩中小學的素質(zhì)拓展課堂與興趣班,孩子們從小接觸、練習扎念琴,悅耳的聲音回蕩在孩子們的童年里。
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
9月11日,在拉薩市實驗小學,孩子們在彈奏扎念琴。
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9月11日,在拉薩市實驗小學,孩子們在彈奏扎念琴間隙交流彈奏技巧。
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9月11日,在拉薩市實驗小學,孩子們在彈奏扎念琴間隙休息。
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9月13日,在拉薩市古樂扎念琴行,桑嘎西熱老師在指導孩子彈奏扎念琴。
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9月13日,在拉薩市古樂扎念琴行,一名男孩在彈奏扎念琴。
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9月9日,在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校,洛桑次仁老師在給孩子們傳授扎念琴彈奏的要領(lǐng)。
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
9月11日,在拉薩市實驗小學,孩子們在彈奏扎念琴。
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9月9日,在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校,洛桑次仁老師在糾正孩子們彈奏扎念琴的動作。
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 攝
9月13日,在拉薩市古樂扎念琴行,孩子們在彈奏扎念琴。
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