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圖/張玉佳 視頻制作/李想 溫維娜 朱儀杰 部分底圖由AI輔助完成
在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(qū),三條以抗日英烈命名的道路并肩而立——陳懷民路、郝夢齡路和張自忠路,它們都通向同一條街——勝利街;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原名遼縣,1942年左權將軍在這里壯烈殉國,當?shù)匕傩諆啥壬暾埍A簟白髾嗫h”這一縣名;北京市趙登禹學校如今書聲瑯瑯,校園里的趙登禹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內,一張張翔實的戰(zhàn)役地圖、一件件寶貴的英雄遺物,訴說著英烈的鐵血丹心……
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之際重走英雄路,用腳步丈量歷史記憶,無疑有著特殊意義。地鐵站、學校、公園、道路……如今,人們每到一座城市、踏足一條街巷,都可能與一個個英雄的名字不期而遇。當英雄之名鑄入街道、融入城市,成為山河版圖的一部分,這些地方便不再只是單純的地理坐標,而是被賦予了歷史的厚度與追憶的溫度。
8月2日上午,湖北武漢,20多位市民冒著高溫、頂著烈日,探訪以抗日英烈命名的4條道路,舉行烈士事跡講解儀式。他們寫下最想對烈士說的話,又依次獻花、敬禮,與路牌合影留念。視覺中國供圖
英雄雖已遠去,而抗戰(zhàn)烽火中凝聚的民族精神彪炳千秋。地名里的抗戰(zhàn)記憶,承載著人們慎終追遠、致敬英烈的真摯情懷,更與英雄們當年“抱定犧牲決心,不能成功即成仁”的愛國之情,匯成跨越時空的交響,久久激蕩。
左圖為趙一曼像(資料照片),右圖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(qū)一曼街。 2025年4月8日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/攝
將英雄之名融入城市坐標,是為了在和平年代安放人們難以忘卻的紀念。1946年,武漢市成忠路更名張自忠路時,武漢市民心中烙印著,“張將軍的忠魂應該守著長江”;1946年7月7日,哈爾濱市正式將“山街”改名為“一曼街”,因為這里的煙廠、電車廠、哈爾濱市立醫(yī)院等,處處都有著趙一曼最后戰(zhàn)斗的痕跡……英烈當年視死如歸、毫不退卻,在危難時刻挺起民族脊梁,舍命護衛(wèi)家國熱土。如今生活在這片和平土地上的人們,以將英雄之名嵌入山河大地的方式,致敬英烈先輩,表達深切緬懷與無限思念之情。
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內的靖宇大橋。圖片來源:央廣軍事
時代變遷,人們紀念的方式也在不斷變化。當今,不少青年自發(fā)打卡“英雄路”,以獻花、合影、寫信、分享定位的方式緬懷先烈;有年輕主理人在店里精心復刻陳懷民座駕的飛機模型,用還原細節(jié)的方式表達紀念;還有青少年在歷史風貌區(qū)穿行,在烈士紀念館擔任小小講解員,讓一條條英雄路名稱的由來、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被更多人所知曉。當英雄的名字被標注在地圖上,烈士英靈正是在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永存,見證著這片土地由戰(zhàn)火紛飛變?yōu)闊狒[繁華、安寧祥和的家園,看他們念茲在茲的“可愛的中國”一步步成為現(xiàn)實。
8月2日,武漢市民在陳懷民路的路牌前紀念抗日英雄陳懷民。視覺中國供圖
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。當先烈的名字融入城市血脈,如同播下了一顆顆傳遞精神和信仰的種子。也許,很多時候人們只是在街頭巷尾匆匆而過,無暇追問這些地名的由來。但總有一次,我們會因好奇而駐足,因了解而動容,在觸摸滾燙歷史記憶過程中實現(xiàn)精神的傳承。那一刻,英雄的名字融入城市的呼吸,成為最閃亮的精神坐標。
“你的名字,融入山河,家國永念?!奔o念,是為了更好地前行。在先烈用生命和鮮血照亮的道路上,新時代青年接力前行、賡續(xù)奮斗,就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