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刷到黃多多那組度假照的時候,我第一反應是:
這姑娘真好看啊。
她笑得特別放松,就是普通18歲女孩該有的樣子。
結果一翻評論區(qū),好家伙,簡直像捅了馬蜂窩。
有人盯著她的身材指指點點,有人陰陽怪氣說“這也太成熟了吧”,還有人拿著放大鏡對比她8歲和現(xiàn)在的照片,信誓旦旦分析她“絕對整容了”。
想想挺諷刺的。
十年前《爸爸去哪兒》里的黃多多是什么風評?
圓臉短發(fā)的小女孩,安安靜靜給弟弟妹妹系鞋帶、分零食,全網(wǎng)夸她“懂事”“有教養(yǎng)”。
那時候沒人嫌她“不夠孩子氣”,因為8歲的她完美符合了大家對“乖女兒”的想象。
可十年后,當她正常地長開了,眉眼舒展了,多次因為著裝,造型,被網(wǎng)友噴。
這讓我想起超市里那些被捏來捏去的水蜜桃。
有些人對待女孩的方式,和挑水果沒兩樣。
8歲時要“甜而不膩”,18歲時得“熟得恰到好處”,稍微不符合他們心里的標準,就要蓋上“變質”的戳。
那句“熟透了”的評論特別刺眼,仿佛在說:你的身體不是你的,是我們所有人的談資。
更荒誕的是,這種審判還戴著“為你好”的面具。
有人說“18歲不該這么穿,容易招是非”,好像女孩的存在意義就是規(guī)避風險;
有人翻出她媽媽孫莉年輕時的照片,一邊夸基因好,一邊暗搓搓質疑“是不是微調了”。
你看,他們連夸人都帶著鉤子。
先捧高母親的美貌,再暗示女兒“不夠天然”。
這套話術太熟悉了,就像總有人問職場女性“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(yè)”,本質上都在把人往模具里按:
你最好是漂亮的,但不能太漂亮;
最好是聰明的,但不能聰明到讓人不舒服。
其實黃多多做錯了什么?
她不過是像所有普通女孩一樣長大了。
沒炒作緋聞,沒營銷學霸人設,在國外讀書、彈琴、畫畫,連面對爭議都懶得吵架。
這種“不配合”的態(tài)度反而讓某些人急了,他們期待星二代要么活成真人秀里的標本,要么墮落成“傷仲永”的典型,偏偏黃多多選了最“無聊”的路:
做個正常人。
我特別理解她為什么不回應。
解釋就是給謠言輸血,吵架就是給流量喂飯。
你看那些分析她五官的帖子,像不像實驗室里解剖青蛙?
只不過這次被釘在板子上的是個活生生的女孩。
她越淡定,越顯得那些上躥下跳的評論像個笑話。
有時候想想,我們對“成長”的理解有多雙標。
男孩18歲被夸“小伙真精神”,女孩18歲卻被嫌“不夠清純”;男孩曬肌肉是“陽光”,女孩穿吊帶就成了“博眼球”。
更別說黃多多還是“星二代”。
這個標簽讓某些人理直氣壯地覺得,自己買了《爸爸去哪兒》的票,就能終身免費參觀她的人生。
黃磊以前說“不要求孩子完美”,現(xiàn)在看,這話得反著聽:不是父母不要求,是這個社會對女孩的要求早就瘋了。
要純真但不能幼稚,要性感但不能俗氣,要優(yōu)秀但不能有攻擊性。
而黃多多最“叛逆”的地方,可能就是她壓根不想玩這個游戲。
所以啊,那些罵她“太成熟”的人,到底在慌什么?
也許他們怕的不是一條白裙子,而是怕女孩們發(fā)現(xiàn):原來長大不需要道歉,原來被指指點點不是成長的必選項。
18歲該是什么樣?
可以是白裙子沙灘,可以是校服馬尾,甚至可以是被顏料弄臟的工裝褲,只要那是她自己選的。
我們總說“女大十八變”,卻忘了下一句應該是“越變越像她自己”。
關于我們|版權聲明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 | 網(wǎng)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
Copyright ? 2008-2024 by {當前域名}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