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在自家招聘公众号上发布一篇题为《别笑,你也过不了第二关》的推文。该标题被评价为“地狱笑话”,具有挑衅、嘲讽意味,引发部分求职者不满。旋即,该推文标题被招聘方修改为《别笑,你过得了第二关》。但我们不得不思考,这则标题为何会引发如此风波?
“别笑,你试你也过不了第二关”,微信朋友圈里的这则游戏小程序广告语,曾流行一时?!?#31532二关都过不了”的核心功能,就是激发潜在玩家胜负欲,吸引用户点击试玩。而这篇招聘推文,目标人群明显以年轻人为主,文章个趣味互动游戏构成,因此使用年轻人喜好的潮言潮语作为标题,吸引潜在候选人点击,传递“潮流”“青春”“好玩”“创意”等气质特点,本无可非议。
但要看到,话语和场域紧密相关。大伙空闲时刷朋友圈玩游戏,精神状态相对放松,相互间调侃“第二关过不去”,无伤大雅。但招聘公众号的核心功能是传播用人需求信息,链接招聘方与求职方。即使用人单位本意是为了贴合年轻人,但当这则调侃求职者“你也过不了第二关”的标题,突兀地出现在推送列表,而年轻人普遍处在求职焦虑的情况下,难免被解读出挑衅、嘲讽的意味。类似的情个月前也发生过,彼时中核集团因“万份简历”翻车置身舆论漩涡,同样被质疑“高高在上”“缺乏共情”。
有人说,企业择优录取并无不妥,年轻人对文案措辞小题大做,心理过于脆弱。其实,这并非年轻人“玻璃心”,而是企业忽视了对内容敏感性的评估。求职者是人才市场相对弱势的一方,尤其是应届生,应聘流程之复杂使人时常有“面试造飞机,上岗拧螺丝”之感。有时候,或许企业只是为了展示自身吸引力,却忽略了一点:一味强调自身优势,处于弱势方的焦虑情绪会被放大,容易引发舆论反弹。
又是一年校招季,用人单位应吸取教训。招聘,关乎企业发展与劳动者的生存,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。想要吸引合适的应聘者,该有的严肃性和人文关怀不能丢。(苏群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