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智元報道
編輯:艾倫
【新智元導讀】OpenAI最近向股東們做了匯報,豪言將在未來五年燒1150億美元,主要用于將自建的數據中心。與此同時,OpenAI也預測2030年營收將達到2000億美元。OpenAI的信心因何如此充足?
一邊是ChatGPT帶來的收入暴漲,一邊是高得驚人的算力和人力成本。
OpenAI面向股東通報的最新預測表示,到2030年OpenAI累計燒錢或將達1150億美元,比半年前的預估高出800億美元。
這家被視為AI風向標的公司,正走在「史上最燒錢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」的道路上。
OpenAI的盤子越來越大了
130億美元,達去年的3.5倍,這是OpenAI向股東通報的今年預期總營收。
與此同時,OpenAI還預測,到2030年,年總營收將達到2000億美元。
ChatGPT貢獻比例顯著提高了:
2025年全年將達到近100億美元,作為收入的絕對主體。
到了2030年,OpenAI預測自己將在ChatGPT這一項業(yè)務一年就能收獲近900億美元。
但這還不夠。
OpenAI承認,他們會探索未來的新盈利模式。
其中可能包括電商導購抽傭,或其他形式的廣告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OpenAI對API和Agent相關收入預期下調了。
Agent相關收入將下調約260億美元。
對此,OpenAI的解釋是,這些能力將逐步并入ChatGPT本體,而減少單列產品銷售。
OpenAI并不是不看好Agent的未來,而是要把龐大但仍有限的算力都用在刀刃上——ChatGPT。
資本市場依舊看好OpenAI
2030年達2000億美元營收,有人覺得是餅,有人看到了未來。
資本對OpenAI的熱情反而愈發(fā)高漲。
軟銀、Thrive、Dragoneer等投資方正按5000億美元的估值加倉OpenAI,達到半年前的近兩倍估值。
這個數字已經接近谷歌市值的五分之一,而谷歌去年凈利潤也只有約1000億美元。
對于OpenAI,其特殊之處在于股權結構。
OpenAI的盈利實體受非營利主體控制,投資人目前拿到的是分享未來利潤的權益。
公司嘗試轉換為可公開上市(IPO)的傳統(tǒng)股權,但與微軟和馬斯克等相關的法律與合約問題,可能影響轉換的時間與方式。
若OpenAI能上市,融資與發(fā)債會變得更順。
還可能像亞馬遜AWS那樣,對外出租自有服務器,反哺算力資本開支。
與此同時,微軟作為最大外部股東之一,按20%營收分成計入公司現金流模型。
OpenAI燒錢的火也越來越旺
最近硅谷最火熱的話題,莫過Meta瘋狂的挖人大戰(zhàn)了。
OpenAI痛失若干大將,同時Meta也為這些真正的頂尖AI人才錨定了年收入1億美元的斷檔超高價格。
這意味著,OpenAI若想長期保持高競爭力不掉隊,就必須跟上市場的變化,給員工加錢。
OpenAI預計到2030年新增約200億美元的股票薪酬費用。
人才流動與薪酬上漲會直接推高單位研發(fā)成本。
與此同時,大幅增加的人才支出并不是成本的大頭。
最恐怖的是訓練參數越來越大的新一代大模型所需要的海量算力,ROI如何仍是個未知數。
作為全球最大云租戶,隨著各家大模型廠商都發(fā)力爭奪算力,也受限于英偉達的總產能,逐步建立自己的云服務器計算集群也是OpenAI為了未來的確定性不得不跟上的一步棋。
OpenAI將啟動自研服務器芯片與自有數據中心。
OpenAI目前的燒錢情況如何呢?
2025年OpenAI現金流出將超過80億美元,較年初預估多約15億美元。
2025—2029年OpenAI累計現金消耗將達約1150億美元。
而服務器相關投入,本年代后期近1000億美元。
推理計算費用方面,2025—2030年累計超1500億美元,與年初預估的「細小差異」累積即多出約110億美元。
訓練計算費用方面,2025年超90億美元、2026年約190億美元,且預計至2030年持續(xù)增加。
與此同時,由于模型訓練存在試錯,所以準確成本不確定。
AI的天花板寫在模型里,地板則寫在電費和硅片上。
真正在燒的,絕不只是銀行賬戶里的一個數字,而更是核電站的反應堆。
OpenAI,未來可期?
OpenAI的成本、收入、估值,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飆升。
ChatGPT把現金流曲線剛一拉直,算力便欲壑難填。
算力-產品-變現的閉環(huán),是支撐AI企業(yè)估值的核心。
OpenAI的未來,究竟還能走多遠?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theinformation.com/articles/openai-says-business-will-burn-115-billion-2029